師資隊伍
當前位置: 首頁 >> 師資隊伍 >> 師資隊伍 >> 兼職教授 >> 正文
    兼職教授
    陳超核
    時間:2022年11月11日 16:04 點擊:

1基本情況

陳超核,華南理工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22年入選廣東省特支計劃海洋裝備領域領軍人才。

耕耘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38年,熟悉國内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的技術發展。主持各類科研項目60餘項,發表論文90餘篇,第一發明人獲發明專利授權6件;獲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交通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近三年主持國家、省部重點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9年面上項目“腐蝕環境下海洋結構物裂紋擴展及疲勞壽命評估理論與試驗方法研究”;廣東省2020年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大型海洋構築物損傷檢測與修複智能作業裝備研制及應用示範”,總項目負者人;廣東省2018年海洋經濟發展重點項目“浮式海上風電平台全耦合動态分析及其裝置研發”,華南理工大學方項目負責人;2021年度省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海洋經濟發展)重點項目“深遠海高性能海上風電運維船與核心裝備研發與應用示範”,華南理工大學方項目負責人。

華南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負責人。已指導博士研究生16名,碩士研究生30餘名。  

個人照片

 

現任職務:

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主任,

海南大學兼職教授,海南大學海洋科技協同創新中心,海上浮式風電研發與産業化創新團隊負者人。

 

學習經曆:
²

  • 1979年8月~1983年7月,在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船舶設計與制造專業學習,大學本科四年,獲學士學位;

  • 1985年8月~1988年3月,于中國艦船研究院攻讀船舶結構力學專業研究生,1988年4月畢業,獲碩士學位;

  • 2003年~2008年,于華中科技大學攻讀博士,2008年6月獲工學博士學位。學位論文“考慮非線性波浪載荷的集裝箱船結構直接設計法研究”;

  • 2004年7月~2005年7月,到英國Glasgow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從事船舶與海洋工程疲勞強度研究。


    研究工作經曆:

  • 1983年~1985年,在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中船重工集團七O二所)結構研究室任工程師;

  • 1988年~1997年,在武漢交通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任教,1994年破格晉升副教授;

  • 1997年~2010年,在海南大學工作,曾任建築工程系系主任,理工學院副院長,海南大學科研處處長; 1998年海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000年晉升教授;200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2011年—今,華南理工大學工作,任土木與交通學院副院長,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教授、學科負責人,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多學科優化設計、波浪載荷與船舶直接計算法設計、結構疲勞強度分析與壽命評估、海上浮式風電系統研究與裝備研發海洋工程智能裝備研發


    主講課程:

    1)本科生課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進展、船舶強度與結構設計
    2)博士研究生課程海洋工程技術與裝備、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安全性評估、船舶海洋結構物斷裂疲勞分析

    社會兼職: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理事,船舶力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及郵輪遊艇專委會主任委員。

    Ocean Engineering》、《Applied Ocean research等國際學術期刊審稿人;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重點大學學報審稿人。


    授權國家發明專利
    發明專利1:一種海上風力發電機的浮式基礎ZL 201210327853.7陳超核華南理工大學

    發明專利2:一種深海油氣工程用複合柔性管及其制造方法ZL 201610347445.6陳超核、龐國良華南理工大學

    發明專利3:一種自升式海上休閑度假平台ZL 201910205441.9陳超核、楊汝全華南理工大學

    發明專利4一種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裝置的大尺度模型試驗系統及制作方法ZL 202011172546.7陳超核、焦甲龍、劉艾華、林毅峰等,三峽珠江發電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

    發明專利5:一種船舶水彈性試驗的斷軸式分段自航模型ZL 201911149964.1焦甲龍、黃松興、陳超核華南理工大學

    發明專利6:一種破冰船水池模型實驗裝置ZL 201911005479.7焦甲龍、陳超核、黃松興、張皓華南理工大學

     

    實用新型專利7:一種變截面型三浮體式海上風電基礎ZL 201920516359.2陳超核、楊躍富華南理工大學

     

    近五年主持國家、省部重點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9年面上項目“腐蝕環境下海洋結構物裂紋擴展及疲勞壽命評估理論與試驗方法研究(51979111)”,2020.01-2023.12,項目負責人;

    2)廣東省2020年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大型海洋構築物損傷檢測與修複智能作業裝備研制及應用示範(2020B1111010001)”,2020.7.16-2023.7.16,總項目負者人;

    3)廣東省2018年海洋經濟發展重點項目“浮式海上風電平台全耦合動态分析及其裝置研發(三峽引領号項目)(GDME-2018B003)”,2018.5-2021.5,華南理工大學方項目負責人;

    42021年度省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海洋經濟發展)項目“深遠海高性能海上風電運維船與核心裝備研發與應用示範(GDNRC[2021]39)”,2021.3-2023.2,華南理工大學方項目負責人;

    52021 年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第八批)項目“海上風電運維六自由度登乘系統研發與應用示範”,2021.8.1-2024.8.31,華南理工大學負責人;

    62020工信部高技術船舶科研項目“浮式保障平台工程(三期)——大型海上旅遊浮式綜合體設計技術研究”,華南理工大學方項目負責人;

    7)海南省科學技術廳2021年省重點研發計劃(第一批)項目(瓊科{2021}231号),高新技術類,項目名稱:“純電池動力推進休閑釣魚遊艇設計及其關鍵技術研發(ZDYF2021GXJS034)”,整個項目負責人。

    8)主持完成工信部高技術船舶科研專項子課題“三體船結構典型節點疲勞強度預報研究”。

     

    近期主要科研期刊論文

    [1] Chen Chaohe , Ma Yuan , Fan Tianhui*. Review of model experimental methods focusing on aerodynamic simulation of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s,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22, 157: 112036.SCIJCR Q1

    [2] Lu Hongchao, Fan Tianhui, Chen Chaohe*. Pole-residue method for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floating structures depending on decoupled Cummins equation. Ocean Engineering, 2022, 246: 110414.SCIJCR Q1

    [3] Ma Y, Chen C, Fan T*, Yan X, Lu H. Research on motion inhibition method using an innovative type of mooring system for spar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J]. Ocean Engineering, 2021, 223: 108644. SCIJCR Q1

    [4] Lu Hongchao, Fan Tianhui, Zhou Lin*, Chen Chaohe*, Yu Guangming, Li Xiaochen, Hou Falei. A rapid respons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symmetrical floating structures based on statespace model solving in hybrid time-Laplace domain. Ocean Engineering, 2020, 203:107227SCIJCR Q1

    [5] G.L. Pang, C.H. Chen*, Y.J. Shen, F.Y. Liu. A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unbonded flexible pipe via different modeling patterns [J].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ience). 2019, 24(03): 357-363. EI期刊

    [6] G.L. Pang, C.H. Chen*, Y.J. Shen. Nonlinear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flexible pipes carcass wet collapse [J]. Journal of Ship Mechanics, 2019, 23(12): 1516-1527. EI期刊)

    [7] Jiao JL, Chen CH*, Sun SZ, et al, Reproduction of ocean waves for large-scale model seakeeping measurement: The case of coastal waves in Puerto Rico & Virgin Islands and Gulf of Maine(J). Ocean Engineering, 2018, 153: 7187SCIJCR Q1;

    [5] Jiao JL, Ren HL, Chen CH*. Model testing for ship hydroelasticity: A review and future trends(J).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ience), 2017, 22(6): 110.EI期刊;

    [8] Jiao JL, Ren HL, Adenya CA, Chen CH*, Development of a shipboard remote control and telemetry experimental system for large-scale model' s motions and loads measurement in realistic sea waves(J). Sensors, 2017, 17, 2485.SCIJCR Q2;

    [9] Liu Fuyong, Chen Chaohe*, Wu Wei. Towards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ased Capital Project Lifecycle Management in the Luxury Yacht Industry(J).  POLISH MARITIME RESEARCH. 2017, Vol.24, P41-48.SCIJCR Q3;

    [10] Yongqing Ye, Chaohe Chen*. Research on Fatigue Crack Assessment for Fixed Platform(J).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2015, Special Issue 73, pp. 577-583.SCIJCR Q2;

    [11] Yan X K, Chen C H*. Hydrodynamic analysis of semi-rigid sea station with anchor system. Chinese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vol. 32, no. 4, pp. 502-510, April 2017EI期刊);

    [12] Chen C H, Yan X K, Liu F Y, etal. Study on the Hydrodynamic Response of Semi-Submersible Wind Turbine Platform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Mooring System. The 28th ISOPE Conference, Sapporo, Japan, June 2018.EI期刊)

     

     

    研究生培養:
    培養博士研究生16人,碩士研究生30人。


    聯系方式:
    ·E-mailchenchaohe@scut.edu.cn

    ·通訊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路381号,華南理工大學交通大樓。


 

版權所有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人民大道58号 郵編:570228
  • 電話:0898-66279232
  • 美工支持/中旗網絡
  • 土建服務之聲 土建團學青心小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