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11:00-12:30,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闫東明教授應周智院長的邀請為我院做了題為《工程結構腐蝕防護技術》的學術報告,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術報告會由張友良副院長主持,他介紹了闫東明教授相關科研成果和研究動向等相關情況。我院教師、研究生80餘人通過現場和騰訊會議聆聽了報告會。
闫東明教授的報告聚焦工程結構腐蝕防護技術,他首先介紹了金屬腐蝕原理、基礎及工程結構耐久性重要性,然後分别就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的腐蝕與防護技術進行了深入細緻地報告,最後着重講解了團隊在探索工程結構防腐蝕新材料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業績,以及工程應用情況,報告結束後,闫東明教授就師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報告之後,周智院長對報告會進行了總結,并從海洋土木工程工程結構腐蝕防護研究的重要性、相關科研交流與合作、熱帶海洋土木工程本科生及研究生骨幹課程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未來發展願景。
闫東明教授現任浙江大學求是青年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建築材料研究所所長,浙江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開展新型土木工程材料、金屬無機防腐新技術及鋼筋混凝土結構腐蝕防護等方向研究。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撰寫學術專著2部,獲得授權美國發明專利2項、中國發明專利40餘項。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主持其他省部級等科研項目10餘項,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兼任Journal of Sustainable Cement-Based Materials 編委以及20餘個國内外期刊特約審稿人;擔任中國水利學會水工結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分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中國大壩工程學會大壩數值模拟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通訊評議專家等。
(文:辛大波、圖:謝連賜、審核:張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