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周五)下午15:00-17:30,應我院張志田教授的邀請,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主席葛耀君教授和美國布法羅大學(University at Buffalo)終身教授吳騰在我院510報告廳分别做了題目為《國際橋梁工程與技術進展及展望》和《人工智能在風工程及結構工程中的運用》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張志田教授主持,我院研究生和感興趣的老師、本科生參加了此次學術報告。
葛耀君教授介紹了橋梁工程與技術的最新進展及展望。葛教授以世界傑出橋梁創新技術的應用出發,介紹了新材料、新結構、新措施和新方法的運用,總結了中國橋梁創新技術的發展,即大跨度拱橋、斜拉橋、懸索橋和鋼橋的技術進展和建設成就,指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拱橋建設強國,并逐漸成為世界大跨度纜索承重橋梁建設強國。最後,葛教授還展望了未來橋梁建設的發展,提出未來橋梁将向極端條件下的強健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及智能建造、可持續建設運營等方向發展。
吳騰教授講授了人工智能在風工程的計算模拟、風洞實驗和現場實測等方面的運用,介紹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風場模拟、考慮結構非線性的氣動力和響應分析和結構損傷及決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報告會現場,我院師生踴躍與葛耀君教授、吳騰教授交流互動,現場提問熱烈。通過學術報告會,極大地提升了我院的學術氛圍和研究生的學術水平。
葛耀君教授簡介:
葛耀君,同濟大學教授,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從事特大橋梁風振理論、抗風設計方法及運用、橋梁結構設計理論與施工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現任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主席、國際風工程協會執委、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橋梁及結構工程分會理事長、中國空氣動力學會理事、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理事;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主編出版專著6部,發表論文400多篇。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獲得者。
吳騰教授簡介:
吳騰,布法羅大學終身教授,從事風工程及結構防災減振等方面研究,編撰專著3本(章)、發表SCI論文70餘篇。現任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Structu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等四個SCI期刊副主編。兼任國際風工程協會(IAWE)執行委員會委員,IABSE大跨徑橋梁工作組委員,ASCE流體力學專業委員會秘書、ASCE結構風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等。榮獲ASCE的O.H.Ammann Research Fellowship Award、ExCEEd Fellow和Alfred Noble Prize,AAWE的Best Paper Award和Robert Scanlan Award,IAWE的Junior Award及國際橋協的IABSE Prize等。
(文/圖:曾加東,審核:張志田)

圖1-張志田教授主持學術報告會

圖2-葛耀君教授做學術報告

圖3-吳騰教授做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