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風采 >> 正文
    學生風采
    如何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事?你的興趣能夠發展成職業嗎?
    時間:2016年11月09日 18:03 點擊:

我們談論興趣愛好時,我們往往過于聚集選擇本身當我們在談論興趣時,我們可能隻是無力擺脫職業瓶頸。年輕時做一個不太喜歡,但可以掙錢的工作;中年時,再做一個很喜歡,但不掙錢甚至需要花錢的工作,也算是一種完美的人生吧最後還是會給出一些建議,去判斷你的興趣愛好是否可以發展成為職業1.png職業規劃的第一步是職業定位,要考慮的有三要素:能力素質、興趣愛好和外部環境。能力代表你能做的事,興趣代表你喜歡做的事,外部環境代表最有價值的事。三者中,最令人難以捉摸的就是興趣愛好了。因為這是個很主觀的判斷。你想做個服裝設計師,也許隻是朋友誇了你幾句“買衣服有眼光”;你想做個音樂人,也許根本就是你覺得這個行業很酷。所以,我們首先得搞清楚一個問題:當我們在談論興趣時,我們在談論什麼?2.png當我們在談論興趣時,我們感興趣的,可能隻是興趣的光環。失業者的悲哀在于沒有工作,而上班族的焦慮來自于有一份工作——被職業選擇的人,痛苦自己心中有夢,卻無力去追;而選擇了夢想的人,卻苦于夢想成真後褪去了光環。有很多職業自帶光環,包括但不限于:記者、律師、廣告創意、影視娛樂、音樂藝術、各種各樣的設計師……如果你的興趣愛好是以上這些,想以此為職業方向前,請仔細考慮,你愛上的是這個職業,還是這個職業的光環?十幾年前,我離開了銀行,成了一個當時還自戴光環的廣告人。當時我想像中的4A廣告公司:可以不打卡,可以在咖啡館裡工作,可以不穿西裝;可以把聊天作為工作,美其名曰“尋找靈感”;可以與外國人一起工作,開拓國際化思維;可以每天逛美術館,每周泡吧……現實中的4A廣告公司:我可以選擇加班,也可以選擇加班,還可以選擇加班;在不加班的時間,我隻想好好地睡一覺,去美術館、咖啡館?去TMD美術館、咖啡館……每天早上,我和鏡子裡那個神采飛揚的人交換身份,然後,我的替身可以像廣告裡一樣,為自己拿個“麥滿分”。而真正的我,抱着一把破吉它,在地鐵口對着另一個我高唱:“台北沒有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3.png當我們談論興趣愛好時,我們往往過于聚集選擇本身,而忘了問自己一句:“娜拉出走之後怎麼辦?”我曾經招過一個“斜杠青年”。她學的是财務,畢業後為了圓新聞夢,進入了一個雜志社,幹了幾個月,因為看不懂那些媒體“老油條”,轉行做文案,被我招進公司,但私下裡,還在為不同的媒體撰稿。雖然她很聰明、很努力,進步非常快,但在我這兒幹了幾個月,還是又轉行到了遊戲公司,之後還學了服裝設計,和别人合夥做了一個服裝品牌,倒閉後就不知所蹤了。在這兜兜轉轉的過程中,她每次的口号都是“追求理想,愛我所愛”。在組織行為學,有一個方向研究的是“工作動機”,也就是“我們從工作中獲得了什麼”。“工作動機”分為兩類,一類是内部動機,包括:成就感、興趣、責任;另一類是外部動機,包括:高薪、晉升、工作環境、人際關系。50年代之前,人們認為外部動機和内部動機是獨立無關的,比如在一些低端的工作領域,你給一個人升職加薪,并不會增加他對工作的興趣和成就感。但後來,随着技術類、管理類工作大量增加,研究者卻發現,當外部激勵(升職加薪)出現一段時間後,内部激勵(愛好、成就感)反而會下降。就像我們上學時,明明是一篇很優美的文章,大家都很喜歡,但一旦老師要求背誦,這篇課文就立刻變得面目可憎。在職場中,那些投入夢想職場的人,往往陷入這樣的怪圈:一旦自己在某一個方面小有成績,常常會發現自己當年的激情在慢慢消失,物質回報越強,那種失落感就愈加強烈。4.png當我們在談論興趣時,我們可能隻是無力擺脫職業瓶頸。另有一個職業動機理論叫“挫折——倒退”理論,它是對“馬斯洛需求理論”的補充。我們都知道馬斯洛需求理論,他把人的需求分成從低到高的幾個層次:生活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這聽上去很有道理,但很多人忽略了,馬斯洛需求理論有一個問題:他認為人一定要基本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之後,才會有産生上一個層次的需求。就像中國的那句古話:“衣食足而知榮辱”。實際上,我們發現現實中有很多“地命海心(喝地溝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的人。所以,“挫折——倒退”理論補充說,如果一個人長期停留在某一個需求層次中,再努力也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他會“倒退”或“跳躍”到其他層次,去尋求滿足感。比如說薪水是屬于安全需求這個層次的,升職是屬于社會需求,當一個人再努力也無法晉升時,一部分人會産生“知足常樂”的心态,退回到生理需求層次。而另一部分人會直接“跳躍”到“自我實現”的層次,他們以為自己上錯了舞台,以為可以從自己的興趣層面上實現彎道超越。因為我有兩次轉行的經曆,所以很多朋友想轉行時,都會來向我咨詢。遇到這種情況,我通常都會鼓勵他們試一試,即使我不太看好。為什麼呢?那種沒有全盤考慮自己的能力與行業差别而轉行的人,大多是為了突破“瓶頸期”,他們往往經過一段時間,還會回到原來的行業。雖然兜了一圈,又回來了,貼進去兩三年的時間和收入,但好處是他們的心态不再三心二意。很多時候,所謂擁抱興趣,不過是用經曆一段繁華的方式,讓我們直面生活的平淡。5.png當我們在談論興趣時候,我們更有可能隻是在逃避工作的無聊。“無聊感”是選擇任何職業都無法避免的,它會出現在你從初級、中級、資深向大牛發展的每一個階段。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内心深處總有一個聲音在呼喚,那就是——别!幹!了!但另一個聲音告訴我們:醒醒啊,老闆喊你去搬磚。于是“感覺身體被掏空”的你産生這樣一種幻覺:如果我從事的是那份“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職業的話,我一定會心甘情願的加班,一定會享受這份工作中的各種累。嗯,一定是這樣,都是因為我沒有找到一個我喜歡的工作。6.png為了不讓此文成為粉碎大家夢想的文章,我還是給出一些建議,去判斷你的興趣愛好是否可以發展成為職業。首先,請回憶一段中學背過的課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所以衡量興趣愛好的第一關鍵因素就是:你是否已經為這個興趣愛好付出努力?你說你喜歡攝影?希望成為一個職業攝影師?光喜歡沒有用,你是否已經為這個愛好付出了什麼?你是否曾為了拍一張照片,淩晨三點起床?你是否曾在人來人往大街上,忽然趴下來,以一個很奇怪的角度,完成一個意想不到的構圖?你是否曾為了等一個合适的路人進入你構思好的鏡頭,而在寒風中像等待女朋友一樣無怨無悔地等上幾十分鐘?你有沒有光顧着取景,一不小心從台階上摔下來的經曆?别告訴我你已經買了一堆昂貴的鏡頭,花錢誰不會啊。也别告訴我,隻要轉行成功,這些事你都會做。曾經有一個人告訴我,他想以寫作為生,我問他已經寫了多少字,他說現在沒時間啊,他喜歡整塊的時間寫作,所以想轉行。如果一個念頭在你的心中有好幾年了,卻沒為之付出任何的真正努力,那就不是興趣,隻是“擁有一項興趣愛好”的那種感覺而已。任何事情,做到先做到“業餘中的專業”,再談興趣轉化為職業的問題也不遲。衡量興趣愛好的另一個更關鍵的因素就是:你能不能為此克服職業的無聊感。如果我們僅僅因為錢而選擇一個職業,這種無聊感就比較容易克服——看在錢的份子上,自己選擇的方向,含着淚也要走完。但當我們因為興趣愛好而選擇一個職業,這種心理落差就比較難克服了。你是否願意為了生計,放棄你最喜歡的攝影題材,一張又一張地拍浦東的城市天際線,拍到你再看到天際線就想吐?你是否願意為了生計,忍受客戶的唠唠叨叨,還有那些不懂裝懂的無理要求?你是否想過攝影師也有職業瓶頸,你未來是想繼續自由攝影下去,還是開個婚紗影樓,或者為圖庫供稿,或者成為真正“搞藝術”的?如果不能做到,與其毀了一個興趣,不如隻把它當興趣,繼續玩下去,說不定到了四十多歲,你還能“修成正果”。7.png40多歲時,大多數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到了頂峰,面對真正的職業瓶頸(不是20多歲時嘴上念叨的那種)。你很難從工作中得到真正的挑戰,滿足感也越來越淡。這就到了把興趣發展成第二職業的時機了。你可以完全投身于新工作,也可以發展成平行職業,或者兼職。二十多歲玩搖滾,玩的是荷爾蒙,四十多歲玩搖滾,才是真正的興趣。8.png1913年的法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瓦雷裡已經在國防部工作了二十多年了。在好友紀德的建議下,他開始整理出版自己二十多歲時寫的詩,并想在開頭寫一首短詩向年輕時的“詩人夢”告别。誰知道,雖然二十年不動筆,這首短詩卻越寫越長,越寫越有靈感,根本停不下來,最後竟寫成了一首長達500多行的長詩《年輕的命運女神》,而且震驚法國文壇。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所以放在結尾,給那些還在苦苦追尋真愛的人,順其自然吧,真正的夢想是不會被放棄的,随時在等待你的召喚。年輕時做一個不太喜歡,但可以掙錢的工作;中年時,再做一個很喜歡,但不掙錢甚至需要花錢的工作,也算是一種完美的人生吧。

版權所有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人民大道58号 郵編:570228
  • 電話:0898-66279232
  • 美工支持/中旗網絡
  • 土建服務之聲 土建團學青心小夥伴